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天合·凯旋广场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
公示单位: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
本项目是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投资4.4亿元在成都高新南区建立天合.凯旋广场。本项目主要是房地产开发项目。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为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有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并经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经贸发展局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川投资备[51010909090401]号)同意本项目的备案申请。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的产业政策。
规划的符合性
本项目拟建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本项目属于房地产业,符合入园条件。拟建项目属一类商业用地,项目周围均为规划的商业用地,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对本项目出具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10122200829027号)。本项目符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园区用地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
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受纳水体锦江pH、溶解氧、COD、氨氮Pi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BOD5、石油类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原因是受到河流两侧废水排放影响所致,经成都市污水处理厂(三厂)处理后,可大大改善锦江水质。
空气环境质量
项目区域环境监测表明,各监测点的NO2和SO2的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及相关标准;PM10监测值于监测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超标主要原因为项目周围区域建筑扬尘引起的,但随着建筑施工施工期结束后大气环境质量会有明显改善。
声环境质量
现状监测表明,各噪声监测点昼、夜间的厂界噪声、环境噪声监测值均满足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项目拟建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总量控制
1)项目环保措施及有效性
废气: 项目食堂油烟采用运水式除油烟罩及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油烟的排放浓度能达到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标准的要求,通过内置烟道最终在楼顶达标排放。
废水:项目办公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过隔油沉渣处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园区管网进入成都市污水处理厂(三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后,,最终进入清水河。
成都市污水处理厂(三厂)位于成都市南郊府河畔,占地36718.35平方米,工程总处理能力50万吨/天,分三期建设,一期处理能力10万吨/天,二期处理能力30万吨/天,三期处理能力10万吨/天。
噪声:项目噪声防治措施主要采取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降噪、隔声等措施,可实现厂界达标。
固废:项目办公产生生活垃圾及其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饮食残渣提供给个体养猪专业户作牲畜饲料。饮食残渣中分离出的潲水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通过采取措施项目固废可得到妥善地有效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总量控制建议
本项目的总量控制建议指标见下表。
指标
排放口 |
总量控制指标(t/a) | ||
COD |
氨氮 |
SO2 | |
厂区排放口 |
19.31 |
1.93 |
0.05 |
污水处理厂出水 |
3.21 |
0.32 |
/ |
清洁生产
项目采用先进工艺施工、实现文明施工,维护工地的整洁有序都应把清洁生产贯穿始终。营运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并作为景观中心湖及绿化用水;产品为软件关盘或电子版软件,属于清洁产品,对环境危害小。项目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环境合理性
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匡算总投资约44000万元,规划总建设面积为15859.8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1394.8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7398平方米。
本项目分布建筑物三栋建筑物,一、二号楼建12层,高为45.3米,三号楼建32层,高为129.6米。其中一、二号楼设有食堂,锅炉为全地下式设置,尽量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不设垃圾转运站,只在每座食堂地下一楼设垃圾临时堆场,垃圾每日清运,不隔夜堆存。不设垃圾转运站避免了景观影响,垃圾临时堆场设置在食堂地下一楼,靠近项目区域大门,便于及时清运。同时也能保证垃圾堆存产生的恶臭气体不外泄。
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总平面布置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敏感目标要求出发,并兼顾生产要求,设计中考虑厂容与园区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要注意并减少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厂区布置紧凑、用地节约、投资节省、管理方便,满足工厂研发、实验、软件开发及生活配套设施等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并为职工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总图布置从环保角度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
废气:经预测,施工扬尘将对周边空气环境质量形成一定影响,但由于与敏感点相隔距离较远,施工扬尘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染贡献值不大、施工期又是短暂的,在采取严格管理措施下,可将大气污染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废水:项目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合作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后排入清水河。由于其废水排放量不大,因此对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小。
噪声:经预测,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周围厂界和环境敏感点噪声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区标准。
固废:项目基本实现了挖填平衡;建筑垃圾由由车辆外运至指定的填埋场;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2)运营期
固废:生活垃圾及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废气:项目锅炉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产生的烟气通过15m烟囱达标排放;项目食堂油烟通过鼓风机和抽油烟机,去除效率达到85%,做到达标排放;备用发电机置于地下室,且使用频率低,污染物排放少,不会对周围环境噪声影响。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废气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管网,项目办公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因此,项目运营期污水能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噪声:经预测,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周围厂界和环境敏感点噪声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区标准。
光污染: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目前未最终确定具体的幕墙材质及布局设计,本环评建议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的玻璃幕墙材质禁止采用单一的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应选用低辐射率半透明的镀膜玻璃及非抛光金属板等材质的幕墙并设计进行局部搭配组合,最大程度减弱反射光的强度,有效地减少幕墙反光而导致的光污染。
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局部性的和短暂性的影响。施工中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可降低影响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项目实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景观控制要求,具有较好的景观相容性。
公众调查
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公众参与调查方法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调查表格和网上公示两种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项目周围的农户及城区人群,根据表格拟定的内容,直接咨询调查。公众调查表格反映,当地民众和对本项目普遍持认同态度,支持本项目建设,网上公示期间和现场张贴公示期间,无人表示反对本项目建设。
建设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结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选址地周围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采取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可实现“三废”和噪声达标排放。只要全面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则本项目在高新南区拟选址处进行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建 议
1.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使用散装水泥,做好扬尘控制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2.油烟净化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应能根据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现场确定合理的管道设计、设备选型、风机(水泵)匹配选型、风机的减振、隔声措施等,确保油烟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净化效果。
3.注意油烟净化设备日常维护问题。加强管理,将油烟净化设备的运行管理落到实处,避免设备出现因不定期维护而影响正常运转的现象。
4.为了使项目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更有利于城市垃圾集中处理,对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与处理,建议项目管理人员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分装进行认真的试点,争取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取得经验。
5.在项目正式运营前,与由资质的单位签订潲水油处置协议。潲水油在项目区域内不得乱堆乱放。
6.尽可能地多种植树、草;合理调配乔木、灌木、草坪之间的比例;特别是在邻近声学敏感区,应种植树冠高大、枝叶茂盛的树木。这些措施既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又达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
您若需进一步了解有关该建设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以及对项目有关的环保方面有意见或建议的,欢迎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项目建设单位:成都天合凯旋置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885558026
环评单位: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联系电话:028-68221603
200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