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教育偏向应试,对读书、认字、计算与逻辑思考较为重视,而对创造、觉察、表达、身体灵巧度等方面的培养稍有欠缺,后者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进行补充。
“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Theatre) 由心理剧治疗师Jonathan Fox与音乐治疗师Jo Salas在1975年美国纽约创立,演员运用形体动作、音乐、或叙事的形式即兴演绎现场观众所分享的故事:
分享者观看自己的经历被演出有共鸣,重构,转化和升华的作用。
观众观看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中找到共鸣,不同的经历中学习理解差异。
表演者通过学习提升同理、表达、想象、合作能力,也在为不同故事演出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一人一故事”剧场现已推广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语言和环境下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服务、医护服务、文化发展、社区建立、心理治疗、家庭亲子沟通、职业培训等领域。
“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一种高度整合资源的应用戏剧形式,在课堂中,导师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剧场游戏,让儿童锻炼和提升以下能力:
学习自我觉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及他人。
学习聆听、接纳并尊重他人。
学习换位思考、同理心、同频。
提升音乐、舞蹈(舞动及肢体)、诗歌(文字及台词)、装置(舞美及表带性艺术)等多元艺术表达。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深度挖掘和培养。
练习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合作及默契。
尝试去规划、领导、运行一个项目,为最终呈现的结果负责。
剧场课堂上学会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一种很愉快舒适的感受,我们可以如何培养孩子变得更尊他人?可以贯穿在整个课堂中,比如有小朋友回答问题或表达观点时,我们要安静耐心地去聆听;如果有同伴主动帮助我们,我们要大声地说谢谢;当其他小朋友表演完以后,表演者要鞠躬,而观众则要主动地献上鼓励的掌声。
剧场课堂上学会遵守规则
小朋友们在公众场合或课堂上不遵守规则,尤其是在热闹的剧场课堂上,是否孩子们更容易失控呢?是的,尊重天马行空的个性表达是剧场活动的一方面特点,但是我们会让小朋友知道,是一群人在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玩,所以只有大家都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我们的活动才能继续下去。
剧场课堂上学会观察和思考
有很多好玩的戏剧游戏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大家必须很专注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才能完成游戏。观察是我们必须都学会的一个技能,而且观察是理解他人的第一步,小朋友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或者为什么不这样做。当我们安静下来观察的时候,会更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和思考问题。
剧场课堂上学会修正不良行为
戏剧游戏会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影 响后,我们会更加自觉改正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当我们扮演泥巴、石头、树木时,“树木”倒在“石头”上,“石头”会痛吗?让扮演石头的伙伴来告诉你他的感受,让我们通过同理去感知对方。
剧场课堂上学会“输了也没关系”
有些孩子在玩游戏中,经常会输,他们就会很不开心,然后不想再参与到团体活动中。但是在戏剧游戏中,“输了”也很好玩,因为“输家”会变成另外一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而并非被淘汰。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解决问题的思维,把重点放在:我们可以怎么做更好的方向。